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里安装空调。如果家里没有暖气,空调不仅可以在夏天降温,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用来取暖。购买时,许多空调都标有“*单位”。这个“单位”是什么意思?

不是指空调的体积或马力,而是制冷功率,也就是耗电的速度。

比如:1匹马=735瓦,那么一匹马的冷却功率在735瓦到800瓦之间,而一匹马的功耗是0.735或者0.8度。

1.5是735瓦* 1.5=1102瓦;两车等于735 w * 2=1470 w,所以‘一车’也体现了空调的功耗。数字越大,功耗越大。

为什么用‘马’来代表空调的策略?其实这是习惯性的问题。就像买菜一样,用‘斤’而不是‘斤’来表示。

第二,空调数量与房间大小的关系。

空间越大,应该购买的空调数量就越多。不要考虑买小功率空调,然后放在大房间。这也是小马拉不动大车的原因,得不偿失。所以小房间买低功率,大房间买高功率,中房间买高功率,既不浪费也不耗电。

第三,空调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一匹马的制冷量约为2000千卡,换算成国际单位乘以1.162,那么一匹马的制冷量为20001.162=2324瓦(W),指的是1.5匹马,应该是20001.51.162=3486瓦。通过类比,我们可以大致判断空调性能。

一般家庭可以根据房间面积、气密性和恒温条件、位置朝向、高度等因素来计算所需的空调数量。如果空调只用于夏季制冷,可以适当降低制冷量。如果冬季供暖需要空调,应适当增加制冷量。对于密封隔热条件差的房间,应适当增加制冷量;对于密封隔热条件好的房间,制冷量可以小一些。

正常情况下,家庭中普通卧室的制冷量为每平方米115-145瓦,而客厅和餐厅的制冷量为145-175瓦。如果房间是隔热、密封的,不暴露在阳光下,房间的数量应该更大。

4.如何看待制冷量、能效比、噪声值?

如何选择制冷量可以参考文章开头介绍的空调数量,根据实际房间布局等情况判断所需制冷量。中央空调需要长时间开启,购买时要注意节能,可以简单的通过能效比来判断。

能效比是制冷量与制冷量的比值。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制冷量在2.5 kW以下的中央空调能效比应为2.65。制冷量在2.5千瓦至4.5千瓦之间的中央空调的标准能效比应为2.70。目前国内几乎所有主流品牌的中央空调都超过了这个能效比。

制冷量强,能耗极低,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参数。噪声水平不仅影响中央空调在使用中的舒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性能和安装质量。市场上很多品牌的噪音水平都达到了21分贝左右。

现在,空调里的“马”是什么意思?买的时候不要被卖家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