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孩子是一门艺术
表扬良好行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赞美也是一门艺术。怎样表扬才能更有效?希望以下几点能给您一些启发。
1.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常常以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表扬的。事实上,幼儿要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做好并不容易,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就也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积累起来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增强自信心,家长就应该大方地给予表扬。孩子越小,表扬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表扬的标准逐渐提高。
2.对于表扬对应的行为要及时表扬
不然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表扬,也就不会对这个表扬有任何印象,更不会e 强化 行为也很好。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物的因果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3.表扬要具体
表扬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什么是好的行为,也越容易找到努力的方向。比如,孩子读完书后,把书放回原来的地方,并排列整齐。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只是说:“你今天做得很好。”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好”。你不妨说:“我很高兴你自己把书按这样的顺序排列!” “你真聪明”、“你真棒”等笼统的表扬可以暂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他们不明白自己很好。在哪里、为什么受到赞扬,很容易养成骄傲、不听批评的坏习惯抽搐。
4.表扬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
孩子常常好心做“坏事”。比如,孩子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完饭就自己去冲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这时候,父母乱批评,孩子可能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好,但厨房地板很滑,小心点!”孩子会放松下来,不仅喜欢自己做事,而且会很乐意帮你做其他家务。因此,只要孩子“心地好”,就应该表扬他,然后帮他分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让我们来看看表扬孩子的三个原则和技巧:
三个原则
1.表扬具体而不是全部
< p>“宝宝真棒”,这样的赞美对于父母来说确实很熟悉。在父母眼中,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钦佩和赞美——宝宝会笑、会翻身、会跳、会说话……就是在这个父母的惊喜不断 我习惯对孩子说“棒极了!”、“太好了!”,连轻轻的“啊”声都充满了欣赏。父母不经意的夸奖可能我没有'没有意识到这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受不了半点挫折……
总要表扬孩子,这样因为你太棒了,会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也许孩子只盛了一次饭,与其高兴地说“好孩子,你太棒了”,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盛饭”吃饭了,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后要怎样努力。
2、表扬勤奋不聪明
“你真聪明!”——另一位家长的惯常评价。如果父母用“聪明”来定义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成绩好就等同于聪明。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不是“自信”。 ,他们在面临挑战时会回避挑战,因为他们不想出现与自己智力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的孩子们解决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如果你答对了8个问题,你就很聪明了。”你工作得很努力。”然后他们有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他们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但最终会学到新的东西,另一种是他们肯定能做得很好。结果,2 /3 被表扬聪明的孩子选择了简单的任务;90% 被表扬努力的孩子选择了简单的任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赞扬事实而不是个性
像“好宝宝”这样的词是典型的“夸张”,父母会无意识地谈论它们。但“好”是一个非常空洞的概念。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贴上这样的标签,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压力。
大人也是如此,当领导不断表扬你的时候,一开始你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你就会感受到压力,甚至不想为了得到休息而表现得完美。
如果父母的表扬总是“夸张”,孩子也会感到压力,觉得自己不值得这样的表扬。他们会做什么?就是当你刚刚夸完他之后,他就会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来表现“诚意”。
1.关注孩子的努力
要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表扬具体”、“表扬努力”,父母首先要对孩子做事的全过程负责理解。有时你可以亲眼看到孩子的努力和付出。当你总结孩子的成就时,不妨详细描述你的所见所闻。比如,孩子写完一篇作文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想出这样的开头不容易;中间的描述可以感觉到你用心了。”观察了一下。最后的那句话也挺精彩的,用它来做一些题很合适……”这样,你诉说着孩子在作文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一份快乐和自信。微笑立刻就会充满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看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可以让孩子自己讲述努力的过程。称赞。
2.别以为表扬孩子“夸张”
仔细分析一下,家长对孩子的态度rd的赞美确实有点随意,甚至有点心不在焉,就这么张开了嘴。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你真棒”,这似乎省事,符合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太过分了,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
所以当明白了“夸大专一”的道理后,很多家长都觉得难以适应,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很简单,我教你一招——好话不要太罗嗦,看看上面这些有益的赞美,哪一个不是比“你真棒”更罗嗦呢?这就意味着用更多的词语来描述孩子的结果,自然会引起孩子的共鸣,表扬的目的就达到了。
3.把表扬当成“预防针”
表扬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当可以预见到孩子可能会抵制某些行为时事情,你可以表扬孩子,用表扬来预防,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他的新书《幸福深处》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次我儿子巴图生病了,我对小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其他孩子吃药的时候会哭,但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就是他和其他孩子真正不同的地方。”然后我给他拿了中药。他手里拿着碗,红着一张脸,一脸紧张,闭上眼睛,一饮而尽。我们都对它赞不绝口。从此,他不再惧怕任何苦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