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发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14天,但少数儿童可短至1-2天,长至数月,甚至数年。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为4-7天,故俗称“四六风”、“七日风”。

新生儿破伤风在潜伏期一般无症状,通常很难被发现。多数病儿起病缓慢,发病后1-2天内症状不典型,可有以下表现:

1.烦躁:婴幼儿表现出哭闹、容易受惊,学龄儿童抱怨头痛。不适。

2.走路、摔跤:有些病童首先表现为走路时无故摔倒。家长常常认为孩子调皮,走路不好。我的双腿僵硬,无法控制。

3.张嘴困难:婴儿有不同的情况吸奶困难。学龄儿童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吃馒头时,不是张嘴去咬,而是用手捏成小块,一块一块地送到嘴里。当然,这个时候,我经常听到父母责骂“不好好吃饭”。

4.受伤部位肌肉痉挛:有的病儿原受伤部位出现肌肉痉挛,引起疼痛或抽搐。

此外,腹痛、背痛等也较为常见。

除了张口困难外,上述症状并不特异,因此常常被忽视,导致诊断延误。如果家长认为孩子近期有外伤史,特别是脚底有骨刺史,且受伤后未接种疫苗或服用抗生素,应怀疑或想到该病,并发送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

1.一般护理:让宝宝在安静、室内空气新鲜的房间里休息,避免对流风。给他戴上黑布护目镜,避免声光刺激。剪掉指甲,将干棉球放在手掌上,以免抽搐时弄伤手掌。一切治疗和护理操作应在镇静剂发挥最大作用时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敏捷,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2.控制痉挛。 (1)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2)使用镇静剂; (3)抗生素的使用。

3.及时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保持肚脐清洁干燥。

6.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

新生儿破伤风预防

1.孕妇应接受破伤风疫苗接种。

2.分娩时,应去正规医院,采用n新的科学交付方法。分娩时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脐带末端的清洁,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3.紧急情况下可用2%碘酒对脐带及结扎脐带线进行消毒;

4.剪刀在火上烧红后使用,并在脐带残端处多留4-5厘米,并在24小时内,按照严格的消毒程序剪掉一段脐带远端,并重新灭菌并结扎。近端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然后涂2.5%碘酒。同时给新生儿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青霉素可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