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产后不想出太多汗,就不要穿太多衣服。应经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汗腺畅通,对健康有益。注意调节室温,适当通风。

产褥期护理知道

正常室温和体温,床头出汗的原因

室温:18 -22°C

湿度:55-60%

最佳空气消毒:通风

早上和下午各30分钟

对流风不宜吹到妈妈和宝宝身上

洗澡:24-26℃ 38-40℃

早起床的意义

有利于宫腔内积存的血液回流,有利于子宫收缩。

可以增加会阴和胃肠的蠕动,有利于侧切口伤口的愈合,减少便秘的发生。普罗事件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孕妇在妊娠后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产后个人卫生及恶露观察

产后三至四个星期内会有恶露分泌。开始时呈鲜红色,逐渐变成棕色,当量逐渐减少时变成浅黄色。勤换内衣、卫生巾,保持会阴干燥。将半片高锰酸钾浸泡在水中,每天清洗外阴两次。

如何坐月子才是最科学的

“坐月子”的学名是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各器官恢复正常的时期身体除乳腺外达到接近怀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大约需要6周左右。

“坐月子”期间,妈妈的身体系统发生了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我们应该d.更加注重医疗保健。按照老习惯,不洗头、不洗澡、不刷牙、不剪指甲是不科学的。必须改变它。

环境:月子环境应清洁、明亮、通风良好、湿度、温度适中。

饮食:不要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而要营养合理、均衡、食谱多样化。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在饮食中应占适当的比例。不宜挑食,不偏食。

足出汗:产褥期,出汗较多。应勤洗澡(禁止盆浴),勤换内衣,饭后刷牙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和牙周病。只要用温水洗头、洗脚,就不会患月子病。

恶露:T这里产后恶露较多,所以要勤换月经纸,并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从前(会阴)到后(肛门)。避免将细菌从肛门带入会阴伤口和阴道。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有利于子宫复旧,尽快恢复体形。

休息:学会与宝宝同步休息(宝宝睡觉时休息),以利乳汁分泌

避孕:产后月经恢复前也可以受孕。应采用适当的避孕方法,产褥期后才能开始性生活。

母乳喂养:坚持纯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体形恢复。

母婴健康知识匮乏

1.新生儿出生后不要挤压乳房一定要出生,否则会引起乳腺炎。 (新生儿乳房出现肿块与母体内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有关)

2.女婴出生后出现白带甚至月经都是正常现象,2-3天后就会消失。 (女婴的月经和白带与母体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有关)

3.新生儿不宜包裹在蜡烛袋中,应让宝宝的手脚自由活动,有利于生长发育。 (宝宝罗圈腿与缺钙有关,与出生后被裹得严严实实无关)

4.新生儿怕冷,更怕热。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发达,体温调节能力较差)

5.妈妈应该早晚用牙膏和温水刷牙,然后用清水漱口。呃饭菜。 (孕妇唾液酸含量高,牙齿容易受损)。

6.坐月子期间可以洗澡,避免洗澡,但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虚脱。 (产妇出汗多,应经常洗澡,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清洁,消除疲劳)

7.坐月子期间避免过冷、过热。舒服的。 (产后关节痛与缺钙有关,不一定是风引起的)

8.产后可以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冬天可以切成小块,用热水泡)。 (新鲜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维生素,有利于营养均衡)

9.坐月子时可以穿拖鞋,但拖鞋要柔软、有弹性、透气的布拖鞋或丝绒拖鞋(产后腿脚肿胀需要慢慢恢复,小鞋是最好的)不利于血液循环)

会阴切口伤口、痔疮护理

1.保持零件清洁和干燥。每天用高锰酸钾清洗,护士会擦洗伤口(拆线前三天)。

2.适当起床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康复。

3.注意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减少便秘的发生。

4.可以适当使用开塞露来辅助排便。

5.肛会阴括约肌收缩训练。

6.当痔疮严重时,可以采用药物按摩、热敷、补液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