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温变化大,让宝宝受苦不少。宝宝很容易患上一些秋季易发的疾病。因此,家长和家人首先要做好预防准备,给宝宝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秋季宝宝容易患哪些具体疾病?

1.秋季感冒

这是秋季宝宝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秋季是流感病毒多发季节。宝宝身体抵抗力低,很容易受到流感病菌的侵袭。有的宝宝入秋后经常出现感冒、发烧、咳嗽、哮喘等症状,病情反反复复。秋季,妈妈们还是需要从增强宝宝体质、增加他的抗病能力、减少发作次数入手。

预防方法:

不要急于给宝宝添加衣服。 “春捂秋冻”就是让宝宝感受到适当的清凉刺激,有助于以锻炼他的抗寒能力。季节刚刚开始变换时,气温还不稳定,暑气还没有退去。过早添加太多衣服。一旦气温升高,出汗、受风,就很容易感冒。所以最好让宝宝穿和你一样厚和薄的衣服。你安静坐着不觉得冷,他就不会冷。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宝宝的健康。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将宝宝的被褥放在阳光下晒干,不仅可以消毒、除臭,还可以让宝宝使用起来更舒服。

2.秋燥

入秋后,空气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征称为“燥”。秋燥是外感六淫的原因之一。宝宝的身体容易受到燥气的侵袭,损伤肺部,出现口干咽干、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症状。预防宝宝秋季燥者可多吃甘凉汁液的食物,如甘蔗、香蕉、柿子等水果。蔬菜可多吃胡萝卜、冬瓜、银耳、莲藕及各种豆类及豆制品等,润肺生津。其中,柚子是最好的水果,可以预防秋季最容易出现的口干、皮肤粗糙、大便干燥等“秋燥”。

预防方法:适合宝宝吃的秋季水果

梨、柑橘、葡萄、苹果、柚子等果肉香甜可口,肉嫩多汁,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生食、榨汁、炖食。对小儿肺热咳嗽、麻疹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秋季鼻炎

秋风一吹,宝宝就会不断地打喷嚏。体质弱,容易引起宝宝鼻炎。主要系统宝宝鼻炎的症状是连续打喷嚏、鼻痒、鼻塞、流鼻涕,还可能伴有头痛。如果不及时控制,还会诱发鼻窦炎、腺样体炎、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顽固性头痛等并发症。

预防方法:

注意室内定期通风,保持家居清洁卫生,避免让宝宝接触猫狗、羽绒枕、羽绒被和席梦思床垫或其他过敏原,并多喝水。

4.过敏性皮炎

秋季空气中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灰尘量大大增加,宝宝对过敏的抵抗力还较弱,很容易患上过敏性皮炎。主要表现为脸颊皮肤干燥、红肿、脱皮,然后延伸至面部、颈部、手腕、手部、腹部和四肢。宝宝生病时,要预防宝宝生病瘙痒处切勿抓挠,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预防方法: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清理死角,特别是高温潮湿的地方,使用除湿机和空气过滤器,定期更换过滤网,可以减少接触霉菌和花粉的机会;空调过滤网也需要经常清洗,防止尘螨和霉菌。

5.秋季腹泻

秋季是婴儿腹泻的高发季节,通常由轮状病毒引起,多发生在秋冬季节。由于婴幼儿局部免疫力和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出现腹泻。发病时,大多数宝宝都会出现一些像感冒一样的呼吸道感染症状,比如流鼻涕、发烧等,有的还伴有呕吐症状。当宝宝出现腹泻时哎,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味,一天最多十几次。

预防方法:

轮状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所以不要盲目服用抗生素,多喝水为防止宝宝因腹泻而导致脱水,需要调整饮食,必要时暂时更换无乳糖婴儿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