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婚前财产如何分割?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应遵循几个原则。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离婚时婚前财产如何分割。

离婚时婚前财产如何分割?

婚前取得的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

我国《婚姻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p>

(2))一方因身体受伤而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费及其他费用;

(3)遗嘱或者赠与合同确定归属的财产仅限夫妻双方所有;

(四)仅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属于一方的财产。

注意:

1.婚前买房,婚后还清房贷,离婚时,房子归有登记产权的个人所有,房子升值有补偿。

婚前取得的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对于婚前一方通过抵押购买的房屋,婚后取得房产证的,不能机械地以取得房产证的时间来判定其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因为买房的钱是婚前一方的个人财产,并且已经向开发商支付了全部购房款,并取得了婚前购房合同中向买方确认的全部债权,并且婚后取得房产证只是财产权的自然转变。因此,只要房屋买卖发生在婚前,且买卖合同已实际履行,且房屋登记在买受人个人名下,就应视为婚前个人财产。

婚后共同偿还贷款和房屋升值的,房屋所有人应当结合共同偿还贷款和相应的房屋升值对对方进行补偿。

2.婚前、婚后个人财产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属于夫妻财产共同财产。

《婚姻法》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生产经营收入和知识产权收入归夫妻共同所有。解释《婚姻法》第二条还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的个人财产投资所得,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婚前财产本身产生的增值(如黄金、房价上涨)或利息(如存款利息)如何处理,常常存在争议。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五条规定“果实属于物主所有”。对民法基本原则的解释,同时避免实践中财产性收入是否属于“投资性收入”的争议。也就是说,今后,夫妻一方婚前的个人财产是“投资”还是“自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都没有关系。属于夫妻共同财产。